1.频率分布直方图;
2.频率分布折线图;
3.总体密度曲线.
分组 | 频数累计 | 频数 | 频率 |
[150.5,153.5) | 4 | 4 | 0.04 |
[153.5,156.5) | 12 | 8 | 0.08 |
[156.5,159.5) | 20 | 8 | 0.08 |
[159.5,162.5) | 31 | 11 | 0.11 |
[162.5,165.5) | 53 | 22 | 0.22 |
[165.5,168.5) | 72 | 19 | 0.19 |
[168.5,171.5) | 86 | 14 | 0.14 |
[171.5,174.5) | 93 | 7 | 0.07 |
[174.5,177.5) | 97 | 4 | 0.04 |
[177.5,180.5] | 100 | 3 | 0.03 |
合计 |
| 100 | 1 |
(1)根据频率分布表,作直角坐标系,以横轴表示身高,纵轴表示频率/组距.
(2)在横轴上标上表示的点.
(3)在上面各点中,分别以连接相邻两点的线段为底作矩形,高等于该组的频率/组距(如下图).
一般地,作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方法为:
把横轴分成若干段,每一段对应一个组的组距,以此线段为底作矩形,高等于该组的频率/组距,这样得到一系列矩形,每一个矩形的面积恰好是该组上的频率.这些矩形构成了频率分布直方图.
2.画频率分布折线图
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,取相邻矩形上底边的中点顺次连结起来,就得到频率分布折线图(简称频率折线图)如下图:
3.画总体密度曲线
如果样本容量取得足够大,分组的组距取得足够小,则相应的频率折线图将趋于一条光滑的曲线,称这条光滑的曲线为总体的密度曲线.(如下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