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学复习提纲人教版16

高中数学 COOCO.因你而专业
套卷教案课件下载new 试题搜索答案
高中数学   高中物理   高中化学   高中英语   高中语文   高中生物   高中政治   高中历史   高中地理   备课网 2020年高考志愿填报流程图解

化学复习提纲人教版16

公主 侯英超

发布日期:2012-12-12 07:01:36

化学复习提纲人教版








公主 侯英超

发布日期:2012-12-12 15:01:22


第三节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

一、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对应的探究实验:

n 无色无味,常温常压下为气体。

n 一般情况下,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。
【实验操作】如右图(1),将CO2气体慢慢倒入杯中。
【实验现象】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。
【实验分析】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内壁流下,先聚集在底部,
然后逐渐上升,把杯内的空气自下而上排出。
【实验结论】 一般情况下,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,也不能支持燃烧
一般情况下,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

n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。
【实验操作】如右上图(2)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/3体积的水,立即旋紧瓶盖,振荡。
【实验现象】瓶体变瘪。
【实验分析】二氧化碳溶于水时,使瓶内的气体体积减小,因而压强减小,外界大气压把瓶子压瘪了。
【实验结论】二氧化碳能溶于水

二、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

n 一般情况下,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,也不能支持燃烧

n 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。(注意:二氧化碳没有毒性)

n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
【实验操作】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。第一朵纸花喷上稀醋酸,第二朵纸花喷上水,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,第四朵纸花喷上水之后,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,观察四朵纸花的颜色变化。然后将第四朵纸花取出,小心烘烤,观察现象。
【实验现象】 第一朵小花变红; 第二朵小花不变色; 第三朵小花不变色; 第四朵小花变红; 第四朵小花被烘烤后由红色变成紫色。
【实验分析】 醋酸能使紫色小花变红,说明酸(溶液)可以使紫色石蕊变红; 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; 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;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,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; 说明碳酸被分解了。
【化学方程式】CO2+H2O=H2CO3和H2CO3=H2O+CO2
【注意事项】
第二朵、第三朵纸花可以说明: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,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,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,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。
纸花必须是干燥的。如果纸花不是干燥的,那么在把第三朵纸花放入水中时,CO2会与纸花里的水分反应生成碳酸使纸花变红,这样就起不到对照的作用。
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,但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。

n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:CO2+Ca(OH)2=CaCO3↓+H2O

n 二氧化碳能与灼热的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:CO2+C2CO
该反应是吸热反应。该反应既是化合反应,又是氧化还原反应(CO2是氧化剂,C是还原剂)。
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变为一氧化碳的一方法。

一、 二氧化碳的用途

n 灭火(既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,又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)
原因: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; 一般情况下,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,也不能支持燃烧。
灭火器原理:Na2CO3+2HCl=2NaCl+H2O+CO2

n 干冰(固体二氧化碳):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,因此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、制冷剂。

n 光合作用:作气体肥料,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。

二、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:造成温室效应
【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】二氧化碳、臭氧(O3)、甲烷(CH4)、氟氯代烷等。

三、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:无色、无味的气体,难溶于水,密度比空气略小。
一氧化碳只能用排水法收集,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。

四、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

n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:2CO+O22CO2
【燃烧的现象】① 发出蓝色火焰; ② 放热; ③ 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。
煤炉从上至下,常发生的三个反应:2CO+O22CO2、CO2+C2CO、C+O2CO2

n 一氧化碳具有毒性
原因: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,造成生物体内缺氧,严重时会危及生命。
正常的血液呈深红色,当通入一氧化碳后,血液由深红色变成浅红色。

n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

 
公主 侯英超

发布日期:2012-12-12 15:01:36


一、 一氧化碳的用途:

n 可燃性:作气体燃料2CO+O22CO2)。

n 还原性:冶炼金属3CO+Fe2O32Fe+3CO2CO+CuOCu+CO2)。

二、 一氧化碳的还原性

n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:
【实验装置】见下图(这是整套装置,但只需掌握虚线框中内容,并且下文的操作、现象、结论仅针对虚线框内的实验装置)。

1-稀盐酸 2-大理石 3-碳酸氢钠溶液 4-浓硫酸 5-木炭 6-氧化铜 7-氢氧化钙溶液
【实验操作】
先通入一氧化碳,在加热前必须先检验一氧化碳的纯度;
点燃酒精灯给玻璃管内的物质加热;
实验完毕,先熄灭酒精灯;
再通入一会儿一氧化碳直到试管冷却。
【实验现象】黑色粉末变成红色,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
【实验结论】一氧化碳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,同时生成二氧化碳。
【化学方程式】CO+CuOCu+CO2
【注意事项】
检验一氧化碳纯度的目的:防止加热空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引起爆炸
一氧化碳“早来晚走”,酒精灯“迟到早退”
一氧化碳“早来”,酒精灯“迟到”的目的:排净装置内的空气,防止加热空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引起爆炸
一氧化碳“晚走”,酒精灯“早退”的目的:防止灼热的铜重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
2Cu+O22CuO)。
因为一氧化碳有剧毒,随意排放会造成空气污染,所以必须进行尾气处理
7溶液的目的: 证明反应生成二氧化碳; 除去装置内的二氧化碳。

n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
【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】与上面的实验类似( 下的酒精灯要换成酒精喷灯)
【实现现象】红色粉末逐渐变黑,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
【化学方程式】3CO+Fe2O32Fe+3CO2
【注意事项】铁块是银白色的,但铁粉是黑色的。

n 水煤气(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):C+H2OCO+H2

n 在我们学过的还原剂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中,只有两个反应的条件是“加热”,其他的都是“高温”:
H2+CuOCu+H2O 和 CO+CuOCu+CO2

三、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比较

一氧化碳

二氧化碳

物理性质

无色无味的气体,密度比空气略小,难溶于水

无色无味的气体,密度比空气大,能溶于水

化学性质

可燃性、还原性、毒性

① 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

② 二氧化碳可以和四大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

③ 二氧化碳能和碳单质反应

④ 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

检验方法

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,粉末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,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

通入澄清石灰水中,澄清石灰水变浑浊

主要用途

做燃料、冶炼金属

灭火、制汽水、人工降雨

四、 三大还原剂:H2、C、CO——共同性质:可燃性、还原性。

五、 三大可燃性气体及燃烧时的火焰颜色:H2(淡蓝色)、CO(蓝色)、CH4(明亮的蓝)

六、 当碳与氧化剂不充分反应时,会生成一氧化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