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考10门课 学生减负还需再给力!

高中数学 COOCO.因你而专业
套卷教案课件下载new 试题搜索答案
高中数学   高中物理   高中化学   高中英语   高中语文   高中生物   高中政治   高中历史   高中地理   备课网 2020年高考志愿填报流程图解

中考10门课 学生减负还需再给力!

公主 侯英超

发布日期:2013-05-24 22:42:36

中考10门课 学生减负还需再给力!







公主 侯英超

发布日期:2013-05-25 06:41:53


【来聚焦】
  
 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由来已久,这是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领域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。仅1985~2000年,这15年里,中央就下达减负令49次。尽管这些年教育系统做了不少努力,但问题仍然没有解决,在有些地方甚至变得越来越严重:学生作业做到深夜、节假日仍然上课、业余时间奔忙于各种补习班等现象普遍存在。
  
  2013年,呼和浩特市参加中考的考生有19434名。近日,记者就呼和浩特市中学生的学习压力状况进行了调查,发现学业压力过重的情况依然存在,究其原因,一方面来自考试,另一方面来自家长和校方。
  

  

  不少学生在利用课间时间学习
  

  【来看看】
  
  课业压力大
  
  5月16日,记者来到了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九中学采访,该学校有中学生1500余名。按照教学大纲,初一开设数学、语文、英语、历史、政治、地理、生物七门课程,期末全部闭卷考试。在校园里,记者随机采访了多名中学生,他们说,平均每天玩的时间也就在1个小时左右。如果住校,还要上晚自习,玩的时间就更少。一般情况下,每天的家庭作业需要花费1个半小时完成。
  
  李婷(化名)今年上初中二年级了,除了白天在学校上课外,晚上做作业一般都要做到夜里11点,此外,双休日还要在补习班补课。采访时,李婷拿出了自己的作业,记者看了一下,虽然在这个周末只有两天的假期,但是几乎所有学科的老师都留了家庭作业。李婷说,把这些作业全部都完成差不多需要五六个小时。李婷非常喜欢舞蹈,在小学的时候,她一直坚持学习舞蹈。可是到了初中,随着课业压力越来越重,她逐渐地放弃了这个爱好。有一次,李婷对妈妈说:“妈妈我求你了,不要再逼我了。”听着孩子说这样的话,她妈妈非常心疼。可是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前程,她妈妈也没有更好的办法。
  
  哈斯其木格今年70岁,曾经担任过呼和浩特市人大代表,有10多年教育科研工作经验。虽然已经退休很多年,但是她一直关心着教育。2005~2011年,哈斯其木格一直在大连市给孙子当陪读。据她讲,大连市的中学生学业压力并不是很重,她看见很多中学生即使上了初中也会继续坚持学习舞蹈、乐器等。可是回到呼和浩特市,她发现很多中学生的课业压都特别力重。哈斯其木格说:“我家居住在呼和浩特市第三中学附近,经常看见周围不少住户到了深夜还亮着灯,孩子都还在学习着,家长也陪着。”

 
公主 侯英超

发布日期:2013-05-25 06:42:26


考试科目多
  
  呼和浩特市中考,语文、数学、英语均为120分,文科综合为100分(其中政治30分、历史40分、地理30分),理科综合为150分(其中物理70分、化学50分、生物30分),体育为30分。
  
  为了进一步与其他城市进行对比,记者分别了解了北京、上海、厦门、天津、长春等城市的中考科目。其中,北京市中考,数学、语文、英语各占120分,物理100分,化学80分,体育40分;上海市中考,数学、语文、英语各占150分,物理和化学共150分,体育30分;厦门市中考,数学、语文、英语各占150分,物理90分、化学60分,其余课程每年5月份组织考试,复习大纲内的题目占考试题目的80%,不加入总分;天津市中考,考试科目只有数学、语文、英语、物理、化学,剩余的其他科目只进行结业考试;长春市,数学、语文、英语各占120分,物理70分、化学50分,其余科目分阶段进行会考,政治、历史开卷,地理、化学闭卷,成绩不加入中考。在对比中记者发现,呼和浩特市的中考具有科目多、各科分值均匀的特点。
  
  5月18日,记者在赛罕区政府广场见到一名初中生正在看书。便走上前去与她攀谈起来。原来,她是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五中学一名初三学生,正在背历史。她对记者说,历史有6本课本,虽然考试大纲已经画出了考试范围,但是为了以防万一,她还是坚持把6本历史课本的所有知识都看了一遍。她说,在初一初二的时候,每天学习到晚上10点半左右。到了初三,每天都要学习到夜里12点。学生的妈妈也对记者说:“我觉得目前呼和浩特市的中考的考试科目有点多,一共有9门课程,另外还要加上门体育考试,加起来一共10门,哪一门课程都不能丢。历史、政治等虽然是副科,可是中考都要考,这些科目耗费了孩子的很多精力。作为中学生,其实有些科目只要了解一下就行,没有必要全部都考。”
  


  书桌上摆满了辅导书和各种试卷
  

  望子成龙心很切
  
  在采访中,部分中学生表示压力大,有一部分来自学校,还有一部分来自家长。一名中学生这样对记者说:“如果考不上一所好高中,你就考不上一所好大学,如果你考不上好大学,以后怎么办?这是很多家长的口头禅。”
  
  中学教师张文认为,面对教学任务,作为一名教师,肯定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多学点。但是,家长给学生施加的压力更大,学校明令禁止学生补课,可还是有很多家长硬拉着孩子去补习班补课。
  
  王燕的孩子今年上初中二年级,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,她给孩子报了2个课外辅导班。她说,有时候看见孩子学习到很晚,也感觉孩子太累了,可是为了能让孩子能够考上重点高中,有一个好的前程,只能每天监督孩子学习,一刻也不敢放松。看见别人的孩子考试成绩比自己孩子的成绩高,她就感到非常着急。
  
  对职高还是有偏见
  
  初中毕业后,初中生除了可以直接升入普通高中以外,还可以升入职业高中。但是采访中,很多家长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读职高。
  
  甄强的孩子今年上初中三年级,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要中考了,可是孩子要去哪所高中,让他犯了难。由于孩子学习成绩不是很好,很难考上普通高中。为此,甄强从今年年初就开始为孩子找学校。甄强的女儿对记者说:“其实我并不想读普通高中,更想读职业高中。自己的成绩不太好,进了普通高中也很难考上好大学。但是我爸爸却一直反对我读职业高中。”

 
公主 侯英超

发布日期:2013-05-25 06:42:36


 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九中学初三组组长郭瑞老师介绍,现在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读普高,对职业高中存在偏见。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,普高和职高应该平分秋色。有些学生的实力强,适合读普通高中,读了普通高中可以考上不错的大学。如果学生的水平达不到普高的要求,其实学一门专业也非常不错,同样可以成为人才。现在国家正在加大力度扶持职业高中,这些职高的就业前景也非常好。部分家长过分追求普通高中,在无形中也增加了学生的压力。
  
  【来听听】
  
  加大力度为中学生减负
  
 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《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实施意见》中指出,为减轻中学生压力,禁止占用学生法定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或集体补课,发现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等违规行为,必须坚决制止,隐瞒不报的要追究学校主要领导责任。要严格控制学生假期作业量,为学生减负。严格规范考试科目与次数,考试内容不得超出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。严格控制作业总量,初中生家庭作业控制在每天1.5小时之内。
  
  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九中为了减轻中学生的压力,延长了学生在学校的活动时间,将原来30分钟的活动时间延长至45分钟。为减轻作业负担,历史、政治等副科,基本以课堂消化为主,在课后很少留作业。
  
  要转变教育观念
  
  内蒙古社科院研究员陈红艳:近几年,我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,但是与经济发展速度相比,我区教育水平却一直处于落后状态。教育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,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转变一成不变的教育观念,改变以考带学的传统教学方法。我国一直倡导素质教育,但是素质教育并不等于让学生什么都学,素质教育需要尊重孩子的天性,需要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,让学生自由发展。在教育的发展上,教育主管部门需要走出去,去学习其他城市先进的教学和考试模式,大胆尝试勇于探索。在中考考试科目上,该取消的科目就应该舍弃,舍弃不等于不学。同时也要加大监督力度,保证不考科目的教学质量。
  
  树立自信很重要
  
  呼和浩特市支点心理咨询中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方燕:中学时期是孩子心理和生理的成熟期,过大的压力,容易使孩子出现脾气暴躁、抑郁等心理疾病。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,作为教师不能把教学任务压力转嫁到学生的身上,应该经常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,多鼓励学生,不要使学生感到孤立无援。如果缺乏自信心,那么,学生表现出来的行为态度,往往是退缩、畏怯、悲观、被动,不善与人交际,不敢尝试新鲜事物,凡事依赖、犹豫不决。所以自信心对中学生的心智成长和人格发展有很大的影响。作为学生家长,如果孩子考试没有考好,不应该一味严厉责怪孩子,应该帮助孩子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。多和孩子交流,多沟通学会和孩子做朋友,经常帮助孩子疏导心理压力,使孩子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。同时也应该给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,并以循循善诱的方式开导。教育孩子、使学生产生乐学善学的自觉的积极态度。
  
  【小来说说】
  
  关于中考改革,可以说是众口难调,既要让学生能够学到丰富的知识,又想让考试少而精,减小压力,权衡利弊不容易,显然是“一盘难下的棋”。
  
  中考改革是一项对普职教育都有利,对学生发展也有利,特别是对初中教学更有利的改革措施。有人认为,中考项目多了,学生压力太大,除了语文、数学、英语等必考科目外,地理、历史等科目应以了解、兴趣为主,没有必要进行强制考试;也有人认为,中考科目的知识是人生中必须学习的基础,很多人在中学后不会再接触或者更深的了解这类知识,如果不考试,学生也许就不学了。只有通过考试,才能让学生学进去、记得牢,将来步入社会,可能很多时候都要得益于这些知识的积累和应用。
  
  小来想说,不管是考还是少考,甚至不考,目的只有一个,那就是在中学阶段给孩子们“加满油”,让他们把握方向,朝着自己的理想奔跑。要想能跑的更快更远,那就要减负;学生们如何能轻装前进,教育部门是要多下下功夫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