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九中学初三组组长郭瑞老师介绍,现在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读普高,对职业高中存在偏见。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,普高和职高应该平分秋色。有些学生的实力强,适合读普通高中,读了普通高中可以考上不错的大学。如果学生的水平达不到普高的要求,其实学一门专业也非常不错,同样可以成为人才。现在国家正在加大力度扶持职业高中,这些职高的就业前景也非常好。部分家长过分追求普通高中,在无形中也增加了学生的压力。
【来听听】
加大力度为中学生减负
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《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实施意见》中指出,为减轻中学生压力,禁止占用学生法定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或集体补课,发现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等违规行为,必须坚决制止,隐瞒不报的要追究学校主要领导责任。要严格控制学生假期作业量,为学生减负。严格规范考试科目与次数,考试内容不得超出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。严格控制作业总量,初中生家庭作业控制在每天1.5小时之内。
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九中为了减轻中学生的压力,延长了学生在学校的活动时间,将原来30分钟的活动时间延长至45分钟。为减轻作业负担,历史、政治等副科,基本以课堂消化为主,在课后很少留作业。
要转变教育观念
内蒙古社科院研究员陈红艳:近几年,我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,但是与经济发展速度相比,我区教育水平却一直处于落后状态。教育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,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转变一成不变的教育观念,改变以考带学的传统教学方法。我国一直倡导素质教育,但是素质教育并不等于让学生什么都学,素质教育需要尊重孩子的天性,需要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,让学生自由发展。在教育的发展上,教育主管部门需要走出去,去学习其他城市先进的教学和考试模式,大胆尝试勇于探索。在中考考试科目上,该取消的科目就应该舍弃,舍弃不等于不学。同时也要加大监督力度,保证不考科目的教学质量。
树立自信很重要
呼和浩特市支点心理咨询中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方燕:中学时期是孩子心理和生理的成熟期,过大的压力,容易使孩子出现脾气暴躁、抑郁等心理疾病。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,作为教师不能把教学任务压力转嫁到学生的身上,应该经常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,多鼓励学生,不要使学生感到孤立无援。如果缺乏自信心,那么,学生表现出来的行为态度,往往是退缩、畏怯、悲观、被动,不善与人交际,不敢尝试新鲜事物,凡事依赖、犹豫不决。所以自信心对中学生的心智成长和人格发展有很大的影响。作为学生家长,如果孩子考试没有考好,不应该一味严厉责怪孩子,应该帮助孩子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。多和孩子交流,多沟通学会和孩子做朋友,经常帮助孩子疏导心理压力,使孩子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。同时也应该给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,并以循循善诱的方式开导。教育孩子、使学生产生乐学善学的自觉的积极态度。
【小来说说】
关于中考改革,可以说是众口难调,既要让学生能够学到丰富的知识,又想让考试少而精,减小压力,权衡利弊不容易,显然是“一盘难下的棋”。
中考改革是一项对普职教育都有利,对学生发展也有利,特别是对初中教学更有利的改革措施。有人认为,中考项目多了,学生压力太大,除了语文、数学、英语等必考科目外,地理、历史等科目应以了解、兴趣为主,没有必要进行强制考试;也有人认为,中考科目的知识是人生中必须学习的基础,很多人在中学后不会再接触或者更深的了解这类知识,如果不考试,学生也许就不学了。只有通过考试,才能让学生学进去、记得牢,将来步入社会,可能很多时候都要得益于这些知识的积累和应用。
小来想说,不管是考还是少考,甚至不考,目的只有一个,那就是在中学阶段给孩子们“加满油”,让他们把握方向,朝着自己的理想奔跑。要想能跑的更快更远,那就要减负;学生们如何能轻装前进,教育部门是要多下下功夫了!